SERVICE PHONE

1388068322
新闻资讯NEWS CENTER你的位置: 星空体育 > 新闻资讯
官府协会宣布:散打不是武术!

发布时间:2025-02-05 07:00:15  点击量:

  官府协会宣布:散打不是武术!在2024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65公斤级对决中,河南代表队击败黑龙江代表队拿下冠军,并且贡献了一场“武术味”十足的比赛。

  虽然远不及艺术作品里那么潇洒,但还是可以证明,散打规则下,传统武术的很多技术依然可以发挥,官方多年来一直定义的“武术散打”一名可说名至实归。

  近来,国家倒数第二协会不知道从哪弄来的资金,搞了一个自认为能叫真人秀的节目——中国武术王中王。

  大概流程就是挑选一些武术(套路)冠军,找一些武术导师,考核套路、功力、武术知识,组战队晋级。一般认为倒数第二协把武术分为两个部分,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者合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武术体系。

  但整个节目所有的宣传内容、项目导师、竞赛内容和散打没有任何关系,仿佛武术散打根本不是属于武术,这个中国武术王中王,完全不包括武术散打。

  有关中国武术建国后的发展,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剪不断理还乱--捋捋中国武术的乱麻”进行过详实的介绍,但很不幸最近被倒数第二协会清洗掉了。

  建国后,出于对传统武术在旧社会以技击技术拉帮结派形成民间秘密社团,国术馆体系被视为的情况下,相关部门提出了“去技击化”,把强身健体放在第一位的发展方针。

  这种做法在推广过程中,逐渐开始异化。如果说开始是“以练习攻防方法”来锻炼身体,到了后来逐渐变成了追求动作的观赏性,以至于完全放弃了攻防方法。

  当然对于这种模式一直有人提出异议:有一次看到接待外宾表演的时候,有一个老师练长穗剑很长,就在那儿比划。生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十几岁就真刀打出名堂的贺老总(贺龙任新中国第一任体育部长)看了特别气愤:“你们这是什么!是唱戏啊,还是跳舞啊?”

  至今,武术动作明星被问得最多的还是“你能打几个?”虽然很外行,但充分证明了大众心中武术是实战技击的艺术。毕竟功夫电影没有一个是俩个侠客见面,各打一个套路让围观群众打分定胜负的。

  十年浩劫结束后,武术的技击功能被提上日程。对于当时确定搞武术的对抗项目散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一定的分歧,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武术需要一个能“打别人”的方式。

  国家层面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率很高,经过了多轮散手试点(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蓉城擂台赛),最后定下了现在散打样貌的基本比赛模式。

  在这个时候武术已经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武术习练者已经没有了对抗的概念,把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全部星空体育,比如我国最早的武术博士生导师邱丕相教授,在1979年散打试点之前,认为“竞技武术就是武术的全部”。可见,长达数十年的瘸腿发展,已经让习练者自觉用套路来衡量武术水平了。

  如果倒数第二协会借着散打的契机,进行补完计划,按照日本空手道的模式,把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起码在业余层面上)进行合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么今天的武术就会呈现空手道、跆拳道的面貌。习练者套路和抗虽然有侧重,但都能拿得起来,彻底杜绝闫芳、马保国的出现。

  但是国家倒数第二协会要的不是一个让武术健康发展的体系,他们要的是迅速出成绩,能老外,扬威世界,满足国人自尊心,一扫东亚病夫之耻的项目。

  所以立刻安排上了举国体制,花纳税人的钱组建了专业队。一群20郎当岁的棒小伙,什么事情不干,完全脱产,泡在训练场地挥汗如雨,就按照比赛规则,规定技术一顿狂练。

  这支队伍的第一战就是拿自己的亲妈传统武术爱好者们开练,于是就出现了1980年和1981年,北京散手试点;1987年武当山全国武术擂台赛等等,散打专业选手横扫民间爱好者的骄人战绩。

  在比赛方面,国内散打王,事业单位和地方卫视的跨阶级合作,曾经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不可谓是很大的成功。但有钱就飘的魔咒搞死了散打王,最终让武林风这个地方台的节目接过接力棒,最终成就了踢拳。

  外战上,先后搞了中美、中泰等跨拳种对抗赛,后来发现不是项目的问题,而是规则,规则偏向于谁,谁就能赢,以至出现了极真在中国被散打规则胖揍,散打在日本被极真规则虐哭(这段掐了国内不播),最后这种异种格斗比赛逐渐作罢。好在老大哥那边出了一个宿敌穆斯里穆,于是后来中俄散打内战,圈踢穆斯里穆成为了比赛的主流。

  那段时间有个说来搞笑的现象,散打打谁谁火。凡是被武术散打暴揍过的项目,无论是跆拳道、空手道、泰拳都会在中国大地开枝散叶,在群众中得到普及。到现在穆斯里穆依然是散打迷中的英雄,而当年击败他的英雄们早已功成名就退出拳台。

  武术散打给武术套路当了这么多年的看门人,本该得到同样的待遇,但由于包装、表现内容和大众心目中的武术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影视方面没有建树(徐克都捧不起来),大众根本不认为武术散打是武术。武术套路从业者又在艺术作品的裹挟下,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套路,不能打。最后造成了,练武术套路的强调自己是武术,练武术散打的强调自己是散打。

  武术散打不仅在群众中,在倒数第二协会内也一直得不到重视,结果闹出兄弟阋墙的戏码。前国家散打队总教练张根学一直憋着打李连杰,因为层次不一样实在够不着,于是找了替代品吴越借活动之名骗上擂台羞辱了一番。

  立场不同观念就不同,你要是十年苦练格斗,自问打遍套路运动员无敌手,结果还是只能合租地下室,工作只能当黑社会保镖,国家一打黑,连黑社会的工作都找不着了,看到吴越李连杰倚红偎翠,大鱼大肉……你能不气吗?

  其实武术散打本来也计划跟着大哥武术套路进奥运,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奥运变化太快,类似项目踢拳、泰拳,稍远一点的剑道都憋着入奥,而且踢拳和泰拳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碾压散打。

  于是有了开头武术散打,从原来的单独一个部门管理(二部),变成了多个冲奥项目合并成一个新部门统一管理的情况。

  中国体育从来都是以奥运为第一目标,之前已经出现了鼓励武术运动员参加霹雳舞、滑板备战,未来大概的趋势就是武术散打运动员作为预备队,奥运上那个项目就改造成该项目运动员为国争光。

  在国内把武术散打边缘化的同时,武术散打在国外到成了香饽饽,涌现出很多优秀运动员。按这个趋势,不仅传统武术要找老外学,武术散打也要找老外了。

  现在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已经形成产业链,那是多少人的饭碗,不可能大改,而且体制内运动员的事情和传统武术关系也不大,因为传统武术目前是没有体制内运动员的,绝大部分都是群众自发业余练习。倒数第二协会要是真跟他们说的一样关心传统武术的发展那就给传统武术一个独立的评价体系,不要把传统武术变成另一种武术套路,仅仅用套路评价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如何突出传统,区别于高难美的国标套路?那就是其实战技击功能,而实战技击功能不能单一地认为就是擂台对抗,日常防身同样是重要的一环。

  中国传统武术大部分招式其实就是面对日常各种情况防身而研发的,所以类似合气道、马伽术那样的防身技术,应该是传统武术发展的第一方向。

  既然是传统武术套路的意义不仅是表演,那么套路中的动作能够知道用法就应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目前很多老外就是这样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关擂台对抗,虽然应该作为必须的考核标准,但鉴于目前国内复杂的环境和传统武术习练者早已失去的相关的认知,所以擂台对抗可以先不和段位制挂钩,但要有相关比赛,让习练者积极参与,给予奖励。

  而官方只需定合理的竞赛规则即可,千万不要闭门造车,像2020年搞“传统武术国家队集训和传统武术搏击项目研制动员会”那样,内部一群高层自娱自乐脱离群众,生搬硬套一些动作训练一下,就美其名曰传统武术技击技法,自我感动一通,最后不了了之,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钱。

  如果倒数第二协会稍微有一点点责任感,至少知道自己整天在说什么。临终前能自豪地说,这辈子不是明哲保身,当官场油条,混吃等死,浪费纳税人的钱,而是真真正正为中国武术做了贡献,问心无愧!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063-677-0256 手机:1388068322
Copyright © 2018-2025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STAR SPORTS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沪ICP备18013301号-2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