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PHONE
1388068322发布时间:2025-01-25 21:21:01 点击量:
星空体育官网让俄乌停火明年特朗普将面对一项艰难工作他需要说服普京从特朗普宣布参选开始,对于这位难以预测,而且又经常抱怨的美国前总统,大家都在问: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他会如何结束这场历时已久的冲突。随后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又经常吹嘘自己一旦重返白宫,将能够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而现在特朗普胜选,春风得意,再过一个多月,他就要重返白宫。目前外界都在质疑:一旦未来特朗普入主“白宫”,他将如何兑现自己在竞选期间所吹嘘的“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的言论。
尽管特朗普究竟会如何做,具体的细节大家都不清楚,但包括当事方乌克兰在内的国际社会一致认定:特朗普重返白宫,俄乌冲突有望在明年结束,至少也会迎来一个停火。不过就在外界认为俄乌冲突有偃旗息鼓的趋势时,意外事件出现了,拜登在下台前突然向乌克兰开放了“绿灯”,而就在近日,乌克兰战场局势陡然升级。
11月17日,拜登以应对朝鲜参战为由,首度准许乌克兰可以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俄罗斯本土,拿到拜登的“许可证”后,乌克兰迅速行动,11月19日、20日打击俄罗斯本土,不过这次乌克兰不仅用上“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还加码用上了英国的“暴风之影”导弹。
看到这种情况,俄罗斯也不含糊,11月19日普京签署总统令,批准新版《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当中扩大了核威慑对象范围,扩充了须以核手段消除的军事威胁类型,也对俄罗斯考虑使用核武器作出回应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这一动作被不少媒体解读为“降低核打击门槛”,目的是向华盛顿发出严厉警告。
因为担心俄罗斯报复,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在11月20日暂时关闭驻基辅大使馆。11月21日夜晚俄军的报复攻击来了,俄军从远东地区向乌克兰的第聂伯罗发射了“榛树”导弹,乌克兰声称这是一款洲际导弹,不过西方认为这是一款中远程导弹。普京在讲话中表示:这是一款新型高超音速导弹。乌克兰局势的升级让欧洲市场再次大受震撼: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持续下跌,跌至8月以来最低水平,投资人也转向黄金期货、比特币和政府债券避险。
在过去长达大半年的时间中,乌克兰多次要求拜登允许乌军使用远程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但拜登就是咬牙不松口,而美国总统选举一结束,处于总统倒计时的拜登却突然为乌克兰开“绿灯”,这让外界认为,拜登是否在利用接下来的时间为特朗普“挖坑”?毕竟特朗普对援助乌克兰非常反感。而类似的案例之前也曾出现过,2016年特朗普参选时曾多次高喊要改善美俄关系,而当特朗普胜选后,奥巴马在任期最后的倒计时宣布驱逐俄罗斯外交官,当时这就被认为是在给特朗普“挖坑”。但无论如何,拜登的这波动作可能会给特朗普上台后解决乌克兰问题留下不小的阻碍。
而香港《01报》在一篇文章中分析称:目前看来,这轮升级已过高峰,局势正逐步回归常态,如何停战的难题却依然存在。交手各方都在寻求“点到为止”,但过程很紧张,而且还暴露战争护栏的脆弱性,这就为俄乌冲突的终局投下大问号:一个不完整但高度武装的乌克兰,能不能勉强成为美俄共识?
香港《01报》认为:乌克兰的已成定局。泽连斯基曾描述过自己所制定的“胜利计划”,该计划有五个可公开要点和三个暂不公开要点。整体而言,这项计划展示了对于乌克兰的理想规划:击退俄军,并以加入北约为起点,与欧美在军事、经济上深度,最终成为欧洲的“抗俄”桥头堡。
但从现实条件来看,“胜利计划”的处境恐怕就像乌克兰的悲惨宿命,结局掌握在美俄两大国手中。“胜利计划”的重要前提是击退俄军、收复失地,但这是一项几乎无法实现的艰难挑战。俄罗斯已经多次表明,占领地“入俄”是自己的谈判底线。而且即便西方咬牙给军援让乌克兰打两年,乌克兰的有生力量也不可能无止境消耗。
自今年8月起,俄军已经占领乌克兰1200多平方公里土地,这是乌军目前占领库尔斯克州面积的两倍,也是俄军2022年开战以来的最快推进。《纽约时报》指出,乌军之所以不断败退,是因俄军已经摸索出有效但代价高昂的战术:通过小规模步兵攻击向前推进,以人员换取土地,而乌克兰由于兵源不足,所以不得不在前线热点区域间来回调动部队,来避免防线崩溃。但即便如此,这也不是长久之道,根据位于基辅的安全智库国防战略中心的估计,到了12月,“前线可能会从目前位置向西移动30至35公里”。
过去泽连斯基反复重申,“不接受冻结冲突或领土换和平”,但以俄军已经占领乌克兰近20%国土、不仅无意归还加速推进来看,牺牲领土完整虽是乌克兰极不乐见的发展,却也恐怕是必须接受的现实。因此,泽连斯基在11月20日受访时首度松口,乌克兰将以外交而非军事途径收复克里米亚。
这一表态看似心怀希望,其实等同放弃“不接受冻结冲突或领土换和平”的长期坚持,因为如果克里米亚能被“外交途径”收复,俄罗斯也就不会从2014年占领该地至今。虽说泽连斯基也强调,乌克兰不会在法律上承认任何被占领地属于俄罗斯,但这种声明的现实意义微乎其微,因为俄罗斯从不指望乌克兰会公开承认,他的最低诉求是基辅能够事实上的默认,也就是放弃武力收复失地。
泽连斯基受访虽然只提克里米亚、没有提到其他失地,但这不表示“克里米亚模式”不能扩大适用,因为这种模式的基础就在于:俄罗斯的占领已是既成事实,即使乌克兰穷尽所有努力都无法改变,2014年后的克里米亚如此,2022年后的四州失地亦然。因此不论基辅甘愿与否,从眼下战场现实来看,乌克兰的已成定局。
至于说特朗普上台后会如何推动这场冲突的结束,香港《01报》认为,特朗普所说的“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根据就是出于选举考量而发出的民粹语言,俄乌停战必然涉及复杂的战后安排,绝非24小时能够结束。目前特朗普团队尚未正式公布自己的停战规划,这就说明当时特朗普给出的“24小时”根本就是信口胡说,不过这也是他一贯的病,很多人估计也见怪不怪。但特朗普团队虽然还未拿出一套完整成熟的停火方案,但初步方案已见端倪。《华尔街日报》11月6日曾披露特朗普团队旨在推动结束俄乌冲突的初步方案,里面一共有这么几个关键点。
第一,冻结前线、现状停火,而且沿着前线建立非军事区;第二,俄罗斯将继续实控乌克兰部分领土,基辅承诺至少未来20年内不会试图加入北约;第三,作为补偿,美国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和军事装备。
不过《华尔街日报》也透露,这仅仅是讨论环节,目前特朗普尚未批准将其作为最终解决方案。但如果美媒披露的这一消息为真,特朗普最终同意的概率恐怕要非常大,因为这显然是综合各种现实考量的折衷路线。乌克兰没有决定权,美国人的话,他不得不听。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俄罗斯会不会接受这种安排?
首先来看非军事区,美媒没有披露更多的细节,例如非军事区会否延伸到俄罗斯实际控制的所有地区(例如克里米亚半岛),不过根据非军事区的传统定义,冲突双方必须拆除该地军事设施星空体育·STAR SPORTS,同时禁止部署武装部队的单位和编队、加固地形,以及在该地进行作战和作战训练活动。这种安排如何协调双方接受将是一个问题。
此外维持非军事区的安全秩序可能需要维和部队。但华盛顿已经明确表示,维和部队不会有美军,也不会来自美国资助的国际机构,那么筹组责任就会落到欧洲国家肩上,但后者如何在没有美国支持下拍板细节将是一大问题,包括部队的组成和规模、指挥权以及法律地位等,因为这毕竟是美国主导的谈判方案。如果美欧不针对这个部分先行协商,俄罗斯恐怕很难接受这种模糊的谈判条件。
再看领土实控部分,根据美媒的描述,美国同意俄罗斯保留乌克兰“部分领土”的实控权,但“部分领土”是否等同目前所有俄占区,这或许就有待谈判决定。只是俄方长期坚持占领地“入俄”,针对这个议题会否让步、又能让步多少都是一个疑问。
再有就是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的20年期限。这一条款很明显是为安抚乌克兰、提高他们的谈判意愿所设,说得更直接,就是不直接封死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但至少先等20年。
但俄罗斯会如何看待这一条款,从俄罗斯的一贯作风看,20年后将是乌克兰的机会之窗,自己与其等到那时受制于人,不如这段期间再度“先发制人”,毕竟从沙俄、苏联到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已经多次展现这种先动手先赢、哪里还顾得上结局炸裂的对外思维。
最后是美国持续武装乌克兰,这恐怕是莫斯科最介意的部分。乌克兰之所以积极争取进入北约的门票,除了缓冲反弹外,也是意在绑定欧美。对身处欧俄之间的乌克兰来说,领土让步并不能解决国家走向的深层问题。
回顾苏联解体后的一系列发展,俄乌矛盾既源于两族历史仇怨,也与俄罗斯长年将乌克兰视为某种势力范围、希望基辅保持中立放弃融入西方国际体系有关。而美国出于遏制俄罗斯再崛起的长远考量,同样不会放弃拉拢、甚至改造基辅这颗棋子。
因此香港《01报》这篇文章认为,领土问题其实并非当下俄乌冲突的核心矛盾,倒是2004年、2014年两场颜色所反映的脱俄入欧趋势,以及美俄近年的持续交恶,恐怕才是催化冲突的真正关键。
回顾战争初期俄罗斯所提的谈判条件,其实正是莫斯科焦虑的反映,包括要求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将俄语作为第二官方语言、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承认乌东两个共和国、去纳粹化与去军事化,其实莫斯科想要的并非只是顿巴斯,而是要将整个乌克兰彻底“芬兰化”。
因此乌克兰暂时的领土让步,其实不能化解触发战争的最深层结构:美俄都对乌克兰存在领土之外的宏观战略目标。如果美国同意基辅20年不加入北约,却在战后持续武装乌克兰,那么在俄罗斯眼中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甚至比战前更糟。
现在俄罗斯在面对乌克兰时也面临一个大问题:自苏联解体后,莫斯科就越来越难对基辅施加影响与压力,也很难限制后者进一步靠拢西方。尽管在过去30年间俄罗斯虽曾软硬兼施,以各种方式希望基辅回头,但始终无法让基辅回心转意。2022年普京想通过硬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乌克兰问题,但俄军的实力被高估,2年多的军事行动下来,乌克兰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中间还曾收复失地,在战场上与俄军打得你来我往。此外在这一过程中,乌克兰反而更坚定地向西方靠拢,认为只有加入北约才能让自己获得安全保障。
展望未来的前景乌克兰虽是战场当事国,但他无法从俄军手中收复失土、更难以主导这场谈判;而美俄虽然都想停战,却又对战后安排并没有统一的立场。现在就看接下来双方如何做进行利益交换与补偿,他们会各自做出什么样的让步。
乌克兰最终的命运可能成为“欧洲版的朝鲜半岛”,即使最终和俄罗斯实现了停火,但基辅不会因为停战走向自由,反而更加深陷地缘困境;而且停火与和平是两个概念,即使明年乌克兰战场能够实现停火,但就像朝鲜半岛一样,它可能并非永久的和平,隐患随时都在。